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庐山东林杂诗

释慧远 释慧远〔魏晋〕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挺拔的山岩处烟雾缭绕,幽深的洞壑还留有神迹。
各种声音齐奏大音希声,山流潺湲其声滴滴。
有位行客独自神游此处,直往不停忘其所之。
抚掌抚弄谷水,仙界关门何须疏辟?
游移心性叩开玄扃,感悟妙趣其理不隔。
怎样才能腾上九宵,不用伸展冲天之羽?
臻于妙境所趋自均,顿然妙悟胜于三益。

注释
崇岩:高大挺拔的山岩。
幽岫(xiù):幽深的洞壑。
栖:居住。
神迹:神仙往返的踪迹。
希声:稀有而细微的声音。希同“稀”,《老子》中有“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史载释慧远在东林寺弘法授徒三十多年,好游山水,而且游必吟咏,《庐山东林杂诗》是他游庐峰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姜剑云著.禅诗百首:禅的智慧:中华书局,2008.10:第2页

赏析

  这首诗是东晋名僧慧远所作。慧远是个极好云游的人,本持着纤尘不染的一颗佛心到处游历,时而普度旁人,时而观望微笑。

  此诗所写即是慧远在庐山禅修参悟时所见,诗中首句所讲的“岩吐紫气”的情景,后世的李白等人都见过。山雾与阳光形成的霓虹造成雾气产生薄紫的现象,如同仙人的衣带,引人遐思。慧远深入山中,独行于小径,密林探幽,神思意远。脱离尘嚣,寻找自然同宇宙的玄机。

  于是诗人发出“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的感慨,哪里才是九霄云外呢?偶触云门闸开。高山流水,看遗落凡尘的仙山,灵关顿开,神智翻腾而上,冲天幽游,翱翔宇内,心灵自足,最后两句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庐山东林杂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脱落尘埃,自有幽韵脱俗之高风,写景状物足见方外之人的本色。该诗以感悟佛理为主,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匡庐清幽美丽的自然风貌,记述诗人游览时陶然忘我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出其摆脱世俗牵缠、坚持修行学道的决心。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360篇诗文  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合欢诗五首·其三

杨方 杨方〔魏晋〕

独坐空室中,愁有数千端。
悲响答愁叹,哀涕应苦言。
彷徨四顾望,白日入西山。
不睹佳人来,但见飞鸟还。
飞鸟亦何乐?夕宿自作群。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酒·其一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一樽 一作:一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女化蚕

干宝 干宝〔魏晋〕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

  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上尔下虫)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搜神记》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