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明月何皎皎诗
刘铄〔南北朝〕
落宿半遥城,浮云蔼层阙。
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结思想伊人,沈忧怀明发。
谁为客行久,屡见流芳歇。
河广川无梁,山高路难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下沉的星辰半悬在远城的夜空,浮动的云层掩映着重叠的城阙。
澄净的天空吹来阵阵清风,秋月之光照进了罗帐。
一心只想着我心上的这个人,深沉的忧思怀想直到天明犹未解。
谁知道他客游他乡有多久,只是屡屡看见春花凋谢一年复一年。
河川宽广无桥梁,山高路险难超越。
注释
落宿(xiù):下沉的星宿。
蔼:指云气掩映。
层:重。一作“曾”。
延:引进。
结思:郁积的情思。
伊人:这个人。
明发:黎明,天刚亮。语出《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这里取思
刘铄
(431—453)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玄。宋文帝第四子。九岁封南平王。后为豫州刺史。刘劭杀宋文帝,以为中军将军。柳元景军至,劭挟铄同战。及平,宋孝武帝迎铄入军营。毒杀之。谥穆。 10篇诗文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沈约〔南北朝〕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顾荣施炙
《世说新语》〔南北朝〕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