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县花谁聋”一韵,以设问句开篇,引人注目,言县令魏庭玉到职后县衙修葺一新。词题为“送”,却先从“到”入手。此为逆笔。“记满庭燕麦”一韵,化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典,逆笔写魏庭玉来之前,县内荒芜,衙门颓坏。“朱扉斜阖”言县衙门颓毁关闭。“妙手作新”一韵,又转笔写到魏庭玉来后,赞其将县衙修葺一新,真是“妙手”。“青红晓云”言油饰如晨霞,扣住此韵中的“新”字,与原来的“朱扉斜阖”反衬,此中暗寓了政绩。“湿”字写油饰未干,表明时间短暂;接着一个转笔,写到“天际疏星趁马”一韵,言眼前魏庭玉解去官印,大家为其设宴弹清弦,唱阳关三叠曲,为其饯别送行。“天际疏星趁马”化用魏时容城令徐路占卜的故事
《学校门》:“吴县学,嘉熙四年(1240年)知县魏庭玉、主学孔晔始为修葺。”《苏州府卢志》:“淳祐三年(1243年)魏庭玉重修饰,尤为壮丽”。知魏庭玉任吴县在嘉熙四年(1240年)前,其解组在淳祐三年后。又知县厅东有勤清堂,魏庭玉建,故词有“妙手作新,公馆青红”语。又据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淳祐三年秋冬之交,梦窗即去职迁杭。……其送句滨所作词,玩柳堤‘翠匝’,‘雁水夜清’句,其在夏秋之际乎?”知此词是魏庭玉从吴县县令任上离职时吴文英所作的饯别词,创作时间在淳祐三年后。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