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七
陈子昂〔唐代〕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
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
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早进入云中古郡,向北瞭望单于之台。
突厥与我挨得多近,漠北称雄气势豪悍。
嘈杂喧嚣的天之骄子,已经再次猖狂来犯。
边关要塞缺少名将,监视敌情的亭堡空自高耸云汉。
叹息连连我在叹什么呢?边民横死血染荒原。
注释
朝:早晨。
云中郡:中国古代行政区。
胡秦:这里指突厥和中国。
密迩(ěr):贴近。
沙朔:北方沙漠之地。指塞北。
藉藉:杂乱众多。
塞垣:指边塞。无:一作“兴”。
亭堠:即“亭候”,古代边境上用以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土堡。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七》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生动之笔写出边疆的紧张局势与诗人的深切忧虑。清晨进入云中郡,诗人向北眺望,感受到突厥逼近的威胁,暗示边疆环境的严峻;突厥势力豪悍,再次猖狂来犯,凸显了边疆安全的紧迫性。然而,边关要塞缺乏名将镇守,亭堡虽高耸却空有其表,无法有效抵御外敌,表明边防的薄弱与无奈。诗人因此发出连连叹息,为边民横死、血染荒原的悲惨景象感到痛心疾首。全诗通过边疆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56篇诗文 324条名句
梦微之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唐代〕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 一作:裹)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燕歌行·并序
高适〔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 一作:飘摇;无所 一作:更何)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血 一作:雪)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