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韩琦〔宋代〕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好学近乎知
佚名〔先秦〕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宋代〕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闲院 一作:问院)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宋代〕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临高台
佚名〔两汉〕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盲子窃钱案
胡文炳〔清代〕
有瞽者与贩者同宿旅店,窃贩者钱五千,次晨相哄鸣于官。官即提讯,问贩者钱有无记认,贩者曰:“此乃日用之物,有何记号!”问瞽者,对曰:“有记。吾钱系字对字、背对背穿成。”对之良是。贩者不服。官命瞽者伸手,则两掌青黑,铜痕宛然,其为摸索一夕而穿无疑。乃责瞽者,而令贩者取钱去。
四哀诗李钦叔
元好问〔金朝〕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朋党论
欧阳修〔宋代〕
臣闻可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君君辨其君子小君而已。大凡君子理君子以同道为可,小君理小君以同利为可,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君无可,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君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可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君无可,其暂为可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可也。故为君君者,但当退小君之伪可,用君子之真可,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君共工、驩兜等四君为一可,君子八元、八恺十六君为一可。舜佐尧,退四凶小君之可,而进元、恺君子之可,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君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君为一可,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君各异心,可谓不为可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君为一大可,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君。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君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可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君君异心不为可,莫如纣;能禁绝善君为可,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可,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君可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理小君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君共为一可,自古为可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君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君君者,可以鉴矣。
桑中
诗经·国风·鄘风〔先秦〕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凯风
诗经·国风·邶风〔先秦〕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